如今,不少酒类企业都把对员工的培训放到了重要位置上,希望通过培训,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。现在,随着啤酒消费淡季的到来,不少啤酒企业陆续开始了淡季培训工作。据悉,在一次培训中竟然设有“乞讨课”,让100多名学员上街乞讨两小时。
这都是培训惹的祸。
培训大师口若悬河,一个个追求培训主题的标新立异,接受的企业对大师更是视若真神,顶礼膜拜,大家忙得不亦乐乎,纷纷给“疾病缠身”的企业做培训,因此,有了上述的种种行为就不足为奇了。
那么,培训的效果如何呢?有多少企业从培训中受益呢?事实证明,受了培训的企业是“但凭杯酒长精神”,如打了一针强心剂,在短期突飞猛进之后,一切又恢复了平静。不少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为此还做了调查,员工纷纷反映大师们讲得很受用,有道理,有激情,受益匪浅。可是,为什么就是在日后的销售目标面前“原地踏步”呢?
培训的核心目的要明确
首先是要弄清楚培训的对象是谁?有人会说,不外乎就是员工、管理层和客户(经销商)呗。我们接受企业的培训任务,对于受训者肯定是要搞清楚的,这样才能做好备课。但是我们还是要深入地想一想,不能这么简单地看问题,培训的作用就是要抓住核心点,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,如果我们的授课只是针对员工、管理层和客户(经销商)这三个大的层次就行了的话,那么,培训的靶向性就无法准确体现。结局就是培训上会出现两次掌声,一次是听懂的人的掌声,另一次是没有听懂的人被听懂的人的掌声惊醒再次鼓掌。
毕竟,在大层次上小层面是不一致的,如果企业只是想对员工的纪律性进行教育,而授课方却在业务上大讲特讲,效果自然是“精彩而不实用”了。反之,企业想加强客户(经销商)的忠诚度,但授课方却在利益方面大谈特谈,而忽略了情感交流,结果自然还会出现解约的现象。
一次卓有成效的培训课应当是先要做好培训调查,切实了解受训企业的“病症所在”,剖析“病根深处”,让受训企业明白笼统的培训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。培训不是大锅饭,讲的都是好东西,可是受训者吃不饱,就好像吃筵席一样,面对着满桌子的佳肴,不知从何下筷子,等你准备吃最喜欢的那盘菜时,发现自己已经饱了。培训也是这样一个道理,前言开篇听清楚了却是不太重要的,到了讲最关键的部分,自己却已经听得疲软了,这样预期效果当然就达不到了。
培训的目的性一定要明确,讲什么,就是要做什么?教什么,就是要学什么?一切都要围绕着“培训核心”做文章,是销售培训,一切就要围绕销售展开,礼仪培训就要求从培训老师做起。培训的老师更要明白自己的天马行空到底要对受培训者表达什么?时刻抓住核心部分,点题再点题,才能取得预期效果。
培训内容的准备 培训的时间是有限的,在有限的时间如何让受训者有所收获,并且能把这份收获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?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个环节:
1.由浅入深,循循善诱,一个问题的展开,是需要技巧的,往往会从一个案例或前期公司发生的惨痛教训开始。
2.整个教案的结构要粗细搭配,从细处着眼,由大处点题,培训就是要让受训者参与其中,感同身受。
3.指明一个行之有效,循序渐进的改进方法,让受训者明白是非不难,难的是如何去做,培训方应当放下架子,从战略回归到战术上,找到一个点作为突破口,受训者认为可试行,那么,这个方法就是成功的。
培训技巧的把握 见过不少的培训师进行培训,培训现场慷慨激昂,赢得与会者掌声、笑声一片。表面上看起来是互动性很强,大家都在听,但是,一场培训下来,除了让受训者记住了几则笑话,在茶余饭后时时引用,又能留下些什么?其实,这正是目前培训业内的一个误区,培训本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,为了能吸引受训者的注意,培训者绞尽脑汁,荦素段子频频抛出,培训者成了会场的中心,这是培训吗?
成功的培训并不等同于成功的演讲。它不是你培训师个人看法和观点的陈辞,而是要客观地引导受训者明白做事的方法和准则。具体该怎么做,受训者会根据本公司的发展现状去实施,去完善。而并不是要求受训者在听了这堂课之后,马上容光焕发,改弦易辙,开始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。
培训的结果不是让受训方去突破什么?而是要深刻了解自己。自信心不是脱光了衣服就能增强的,采用一些污辱人格的行为就能激发成功的欲望?这简直是“误人子弟”。培训时,就应该要求会场的纪律性,手机调成振动,不要随意走动,一堂课没有结束时不要频频倒水和上厕所等,只有在一种庄重的氛围下,培训的效果才能出现。培训的技巧就是授课者的授课水平,逻辑思维的缜密和对事物敏感性的把握都是很重要的,有的培训专家引经据典,相关数据信手拈来,对于受训企业的历史现状娓娓而谈,身边的问题一一剖析,这样的专家会不是“焦点”,难道不受欢迎吗?
跟踪培训的后期效果 “培训不跟踪,等于一场空”,有很多培训方不喜欢为受训企业做售后服务,本身是服务型企业,却不重视售后服务,这也是当前培训业的一大怪现象。培训本是攻心之术,虽然通过培训,使受训方在着装和制度规则方面会有所注意,但是对于企业文化内涵和市场营销水平的培训效果如何显示呢?战术技巧本是因地制宜,通则会变,每一个学员的悟性不同,其处事方式也有不同。
为此,在培训时,培训方应做出一份《培训效果反馈表》,一份是给培训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填写,主要是反馈受训人员培训后的精神面貌和对培训效果的认知度;另一份是交给受训人员,要求在日后的具体工作中运用培训学会的知识去积极应对,通过对事情的处理结果验证培训的重要性,受训人员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心得和看法。
这样,培训内容就能学以致用,也对下一次培训备课大有裨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