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在国新办举行的“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回应了在优化管理、提升服务效能、优化执法检查方式、加强监管执法等方面回应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问题。
其中值得关注的“优化执法检查方式”方面,市监总局表示:今年总局深入开展了涉企违规罚款、收费专项整治行动。目前为止,共检查各类单位4.48万家、立案1253件,督促退还违规收费3.93亿元。
对企业乱罚款、乱收费、乱摊派?市场监管总局明确给出了态度:零容忍!
“对企业乱收费既加重企业负担,又损害营商环境。此风不可长,必须零容忍。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综合规划司负责人王国伟表示,“它在影响企业对发展环境的信心上会有放大效应,为此,今年市场监管总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,深入开展了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,最大程度发现和解决问题。”
对向企业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并收取费用的行为,有以下四类主体发生违规收费的可能性较大:
一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;
二是承担政府委托事项和为政府履行职责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、事业单位;
三是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和商会;
四是在特定领域和市场交易中具有一定优势地位的经营主体。
以上四类我们予以重点关注、重点检查。
市监总局通过组织各地开展了异地交叉检查,在国家层面组织专门力量进行重点抽查,同时采取了充分听取企业意见、执法案卷评查等一系列明察暗访措施,确保畅通违法违规线索发现渠道,及时发现线索、解决问题。
市监总局还将关注重点行业领域,其中提到金融领域、科技创新等领域将作为检查、抽查重点,目的是更有针对性帮助实体经济外降成本、内增动力。
据王国伟介绍,《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》正在加快出台。依靠法治权威系统治理涉企乱收费问题,切实降低企业的不合理成本。
会上,关于专项整治行动,市监总局公布了一组数据:目前为止共检查各类单位4.48万家、立案1253件,督促退还违规收费3.93亿元。
“以罚代刑”、“以罚创收”,忽视的是行政处罚的教育功能。
行政处罚违反“过罚相当”原则,既不符合法律精神,不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,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,甚至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生产生活,不利于他认识错误、改正错误,建立对法治的信赖。
今年6月,检察机关也依法开展相关法律监督行动。最高检党组在“检察护企”专项行动中,已经将突出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难题列为重点。
乱罚款、逐利性执法不仅污染司法环境,而且影响司法公正,损害法治权威,破坏了市场秩序的同时,阻碍市场经济发展,对营商环境造成严重伤害。
乱罚款、逐利性执法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民营企业,甚至成为了民营企业的“噩梦”。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直销行业尤为如此,严格的监管能够保障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不“出轨”,但是有时矫枉过正同样会让企业蒙受损失。
“小过重罚”、“逐利性执法”念歪的是“正义经”。